06
2019年12月
AI用于打假,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国家应支持!”
基于AI强大的深度学习和数据管理能力,人们也是发现了其在打假方面的突出价值。 . . .
05
2019年12月
谜一样的区块链技术,和地铁发展也很配哦!
近来被国家越发关注和强调的区块链技术,如今正成为地铁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 . .
04
2019年12月
欧特克携空中客车展示衍生式设计对制造和建造带来的积极影响
欧特克和空中客车都致力于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以追求不断的创新并塑造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 . . .
03
2019年12月
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精密设备铸造还看3D打印
3D打印作为各国企业争相布局的前沿技术之一,为各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且看国内,3D打印产业正朝气喷薄,让人对其为未来发展满怀憧憬。 . . .
02
2019年12月
智造?制造?未来机床行业发展该向哪儿走?
目前,5G网络、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机床向“智造”迈进提供了基础。 . . .
29
2019年11月
5G时代来袭 实验室智能化未来可期
为了采集有效数据,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负担,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传感技术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实时筛分并将所需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终端,帮助研究人员告别信息海洋,抓取有用数据。 . . .
28
2019年11月
工信部印发的《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等准入管理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9年 第19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经研究,现将铸造行业管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19年6月3日起,我部印发的《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 . . .
27
2019年11月
工业互联网与机床行业发展有什么关系?未来会怎样?
通过工业互联网可以构建智能制造新模式,能够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人、机、物等融合,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服务平台随时随地按需获得智能制造资源、产品与能力服务。 . . .
26
2019年11月
抛弃粗制滥造,电子元器件也可以很“精致”
电子元器件是各种电子元件、器件、模块、部件、组件的统称,涵盖与上述电子元器件结构与性能密切相关的封装外壳、电子功能材料等。在5G助推汽车、交通等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元器件是否迎来了“野蛮生长”的机遇期呢? . . .
25
2019年11月
重构产业体系——智能自动化承载工业未来
自动化是指装置或机器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工业自动化,已然引发一场布局热潮。 . . .
22
2019年11月
放眼看世界,智能联接撬动国家数字化转型杠杆
用手机遥控智能音箱、通过智能手表查看心率,以前看似无法实现的构想,如今几乎随处可见。在人与物友好互动的过程中,由智能技术打造的智能联接体系至关重要。 . . .
21
2019年11月
双十一留下的“一地鸡毛”,未来将由它们来扫!
面对双十一过后留下的“一级鸡毛”,面对快递爆仓繁荣背后的万吨垃圾,我们该如去“清扫”呢?又该由谁来“清扫”呢? . . .
20
2019年11月
机床迈入动力转换新阶段,两步走加速行业智能转型
当前,我国机床发展已经来到转型攻坚的重要时期。 . . .
19
2019年11月
阿迪达斯机器人工厂经三年试水最终放弃,正进入关闭倒计时
三年试水,阿迪达斯最终还是放弃了智能工厂。 . . .
18
2019年11月
构建开放生态——工业互联网打通制造业“命脉”
从地区分布来看,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区域,数量较多的省市是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广东、山东。 . . .
15
2019年11月
2020年宏观经济展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2019年,全球多个经济体以一个不同的视角,再一次认识到“中国制造”的影响力,这个视角就是中美贸易摩擦。 . . .
14
2019年11月
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或许会是一对最佳拍档
最近,“区块链”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自国务院2017年明确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后,工业互联网也在国内掀起了热潮,并延续至今。 . . .
13
2019年11月
奇思妙想:“共享制造”能否成为现实?
2019年10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 .
12
2019年11月
天文学家想破头的物理定律AI轻松解决 未来或揭开量子力学之谜
天文学家花了几个世纪才弄清楚的定律,但现在,一种受大脑启发的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太阳和火星在地球上的运动轨迹,计算出了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的位置。 . . .
11
2019年11月
蜂窝物联网:全景式融合造就智能互联世界
物联网作为当下广为人知的“黑科技”之一,已经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万物互联的加速实现,正为自动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 . .